
- 当前路径:
- 首页
- 基层动态
- 详情页

10月23日上午,民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支部换届大会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称江苏建院)图书馆第一会议室顺利召开。民建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徐州市副市长、民建徐州市委会主委林斌,中共江苏建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沈士德,民建徐州市委会副主委孙统贤,中共江苏建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宋丹萍出席会议,中共江苏建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统战部副部长王凤清,民盟江苏建院支部主委、江苏建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国际交流学院副院长王静,中共江苏建院党委统战部干部许守印,民建徐州市委会组宣部部长朱远及支部全体会员参加会议。
会上,支部副主委王旻浩代表本届委员会从自身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方面总结了支部五年来的会务工作。近年来,民建江苏建院支部履职担当、开拓进取,积极参政议政,率先在高校支部中开展“携手育星”关爱少数民族学生活动。支部多次被民建市委会评为先进基层组织,还被中共市委统战部授予“徐州市民主党派示范支部”荣誉称号;一批优秀会员先后荣获民建省委会、民建市委会、统战系统和政协系统表彰。
会议选举产生了民建江苏建院支部新一届领导班子。王勇当选支部委员会主委;相里梅琴、李筱刚当选支部委员会副主委;巩建信、王海荣、张龙、常祥当选支部委员会委员;相里梅琴兼任支部内部监督员。
新一届支部委员会主委王勇作表态发言。他表示将团结带领支部全体会员,不忘合作初心、汇聚奋进力量,推动支部会务打开新的局面,为学校建设和徐州民建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民盟江苏建院支部主委王静代表校兄弟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致贺词。
沈士德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民建江苏建院支部近年来取得的成绩,并向新当选的支部领导班子表示祝贺。他指出,当前学校正处在“职业本科创建”“第二期双高建设”和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统一战线的“法宝作用”,更需要民建支部的“智囊力量”。他对新一届支部委员会提三点期望:要以“政治引领”铸魂,筑牢思想政治根基。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中共二十大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跟进学习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融入履职全过程;要传承“密切联系经济界”的界别优势,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四新”“三好”要求,将“矢志不渝跟党走”的信念,转化为服务学校发展、助力徐州建设的实际行动。要以“校地协同”赋能,扛起双岗建功使命。作为建筑类院校的民建支部,要找准“专业优势”与“发展大局”的结合点。一方面,要聚焦学校中心工作,深度参与职业本科创建、产教融合等任务,为师生发声、为发展献计;另一方面,要立足徐州“建设产业强市”的目标,围绕产业升级、城市更新等热点,多出有分量的调研成果,把民建的“经济智慧”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务实举措”,打造“校地协同”的特色品牌。要以“组织建设”强基,激发支部内生动力。新一届支部领导班子要当好“领头雁”,既要建立团结高效的领导机制,通过制度化学习、常态化活动凝聚会员;也要做好“引才者”,从建筑、经济等各领域的青年人才中吸纳“新鲜血液”;更要守好“纪律关”,严明政治规矩,主动接受监督,把支部建设成“自我教育的学校、参政议政的桥梁、培养人才的基地”。
林斌在讲话中代表民建徐州市委会,向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民建工作的中共江苏建院党委及统战部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向新一届支部领导班子的当选表示诚挚的祝贺。他希望新一届支部委员会带领支部会员赓续传统,开拓进取,焕发新活力、展现新作为、树立新形象,推动支部会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要加强思想引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自身建设的首位,认真落实政治学习“第一议题”制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按照“四新”“三好”要求,结合民建成立80周年的主题,切实加强政治学习,深化政治交接,增进政治共识,教育引导会员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要推进自身建设,进一步增强组织活力和凝聚力。“关键少数”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合作、齐心协力,为支部建设和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民主集中制和内部监督机制,同时加强虚拟机关建设,明确岗位职责,推进会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要加强组织发展工作,不断调优年龄结构,结合高校资源优势,积极发现、推荐优秀人才入会,进一步夯实组织发展的人才基础。要结合高校资源、突出民建特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携手育星”“校企合作”等各类活动,通过活动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凝聚力,树立高校基层组织的良好形象。要强化履职担当,进一步提升参政议政水平。要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高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各自研究的专业领域,深入调查研究,高质量做好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建务实之言、献科学之策,有效发挥“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作用,为江苏建院升格发展和徐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民建智慧和力量。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