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根据国家法律相关要求,网站域名正式从
www.mjjssw.org
切换到
www.mjjssw.org.cn
请立刻收藏新网址!
(过渡期结束之后,旧网址将停用)
20秒之后,本页面将自动跳转到新网址…
民建江苏省委
  • 当前路径:
  • 首页
  • 参政议政
  • 详情页
民建昆山市委会集体提案获昆山市台办答复
作者:郑千丽 来源:民建苏州市委 发布时间:2025-10-23 11:40

近日,昆山市台办就民建昆山市委会在昆山市政协十六届四次会议上提交的集体提案《关于提升两岸产业合作韧性的建议》进行了答复。

作为在两岸交流合作中承载重要作用的台商台企,自上世纪80年代来大陆投资发展,3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台商台企顺应时代潮流,抢抓发展机遇,两岸产业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当前两岸产业合作、融合发展正在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迈进。但近年来在中美贸易摩擦、台海局势趋紧、全球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两岸产业合作面临新情况、新挑战。民建昆山市委会在调研中发现,昆山台企产业链供应链调整变化后面临台企链供布局变、调整策略迎新篇,市场波动增压力、台企经营历艰难,台企融入需适应、大陆内需待熟谙,对台交流受阻碍、互信通道待重开等困难。

对此民建昆山市委会提出建议:一是平台载体彰显引领,建议对推进两岸交流合作的平台载体进行系统梳理,建立评估机制,做好经验总结、典型剖析和复制推广,把平台载体转化为引领推进两岸交流合作的成效;二是新质生产激新能,大力引导台商台企抢抓大陆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加快自主研发和科技创新。支持台企对接大陆高校、科研院所,加强“产学研”合作,围绕关键技术与工艺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原创性科学技术攻关;三是两岸产业增粘合,鼓励各地立足国家重大产业布局,抓住当前降低外资准入门槛的契机,主动出击,更有针对性地加强台资招引,夯实产业合作基础;四是助力台企拓市场,建议常态化、多层次组织台企参加行业展会、经贸洽谈会和各类产销对接活动,帮助台企寻找合作伙伴,融入大陆产业链。五是深化交流强保障,建议更加重视邀请台湾行业协会、重点企业总部负责人来大陆参访交流,面对面与集团高层、决策层会商洽谈,及时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和产业规划,深化合作共识,稳定台商台企扎根大陆、深耕大陆的预期和信心。

昆山市台办表示,近年来昆山坚持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着力深化两岸产业合作、金融创新、文化交流,全力推动昆台融合发展迈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更高水平,不断擦亮昆山“对台合作第一城”的城市品牌。民建昆山市委会提案建议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长期性,下一步,将联合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和商务局等部门加强对上政策的争取、对台项目的招引,并通过推进昆台两地产业、技术、人才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两岸产业合作韧性,着力将昆山打造成为对台合作交流最佳承载地:一是强化改革赋能、推动平台建设不断取得新提升,加快昆山试验区建设发展,紧盯福建、东莞等地制度创新经验,研发争取更多先行先试举措,持续完善惠台政策体系,不断推动昆山金改区创新突破,深化两岸金融创新合作、助推产业创新升级;二是深化经贸合作、推动台资产业转型迈向高质量,积极做好“核心产业+”“人工智能+”“绿色低碳+” 三篇文章,围绕培育壮大“2+3+3”产业体系,精准招引电子信息、 人工智能、医美康养、高端食品等台资优势项目,鼓励广大台企立足在电子信息、光电显示、精密制造、新型材料等 领域的特长优势,积极布局新赛道,推动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拓展 升级、传统汽车零部件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转型发展;三是坚持精准施策、推动台资台企加快融入双循环,是推动台 企加快嵌入大陆产业链,支持台企积极开拓内销市场,积极提供信息咨询、涉台司法等专业服务,帮助台企精准把握大陆市 场特点,构建更加符合内销市场要求的营销体系;四是创新服务举措、推动涉台营商环境实现再提标,坚持把“用 户思维、客户体验”理念融入政府治理和政务服务全链条,持续擦亮昆山服务金字招牌,努力把对台服务做得更靠前、更集聚、更便利,全力打造台胞就业创业“首选地”,全力打通政企沟通对接 “快车道”,真正把服务 工作做到台商台企的“心坎上”,让台胞台企真正感受到“第二故乡” 的温馨与关怀。


江苏民建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江苏民建和江苏民建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如有需要链接转载或其它方式调用者,请注明摘自“江苏民建网站”或相关字样。

②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江苏民建”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仅为提供更多信息和促进交流之目的,不代表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我们不作任何承诺保证,不承担任何的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 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江苏民建",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